小朋友陸續復課,戶外運動場地重開等等,大家可以舒展一下筋骨。但家長也要留心小朋友突然增加的運動量,早前便有一個個案,9歲讀四年級的小朋友,很喜歡打羽毛球,場館重開後一連約同學打了幾天,但媽媽發覺他忽然顯得很疲倦,不想動,而且說頸梗梗,眼看他頸部向兩邊轉動的角度不及平時,媽媽立即帶他來檢查。


經過檢查後,這位小朋友應是突然間瘋狂打羽毛球,而且又去了打籃球,結果弄傷頸肌肉,而且他的腰部也有少許拉傷,只是沒有頸部那麼明顯。


無疑,運動是對身體有益的,大人小朋友都應注重。但同時,因疫情停了運動一段時間,場地重開後立即「補償性運動」而受傷的個案,在去年第四波疫情前場地短暫重開的期間,已經出現過不少。


像上述的小朋友,「補償性運動」幾天後不想動、頸梗,已經是運動受傷的訊號。幸好他的頸部並非出現嚴重創傷,主要只是運動量忽然大增,頸部肌肉過勞,每次運動前的熱身、運動後的放鬆等又做得不夠(小朋友大都不重視熱身和放鬆,其實應養成熱身和放鬆的習慣),因而引起肌肉繃緊和痠痛。


處理上,首先是要求他暫停運動,使用脊醫的手法治療,再加上衝擊波,加快頸部肌肉痊癒和放鬆肌肉。經過數次治療和休息,他的痛症已消失,但長遠當然需要注意運動量、熱身和正確運動姿勢等等,避免受傷。

何梖榮
註冊脊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