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哥哥升上小學之後,母子之間的對話,很多時都環繞著「習慣」這主題:
哥哥:「甚麼是習慣?」
媽媽:「那是一些動作,如睡前刷牙、講故事等,在不斷重複之下,自然地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,不用爸媽提醒,你也知甚麼時候該做甚麼事情。」

哥哥:「為甚麼要有好習慣?」

媽媽:「沒有良好習慣,一份原本只需5分鐘就完成的功課,你會花上整整一句鐘,冤枉地浪費掉原本可以隨心所欲去玩樂的自由時間;沒有良好習慣,可能會因為你不整潔又或經常遲到,而令你跟朋友常有不愉快的誤會呢!」

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所養成的「習慣」,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生活作息、學習效率、自我形象和人際關係。但要幫助孩子(特別是幼兒)明白「習慣」這個抽象的概念時,爸媽不得不花些工夫,把所謂好習慣的原則,翻譯成孩子明白的具體例子,如吃飯前洗手是關乎個人衛生的習慣,在地鐵內讓座給公公婆婆,是一種關愛的表現等。

良好習慣的七個範疇

爸媽除了要就地取材,充當「人肉翻譯機」外,還需要配合一幅良好品格的藍圖,因為良好的習慣正好就是良好品格的基礎,而良好的品格就是成就孩子未來的關鍵。為孩子勾勒藍圖時,爸媽可參照 Stephen R. Covey 所提出的 7 個習慣作藍本,按著孩子的性格和能力,為孩子定下建立良好習慣的框框。

1. 主動積極:有哪些責任是孩子可以承擔的?對於家事/學習,孩子主動自發嗎?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完成嗎?遇上問題時,會勇於承擔嗎?還是會把責任推卸他人?把責任還給孩子,孩子才會變得主動積極。

2. 以終為始:掌握做事前先計劃,並設定目標的方法。

3. 要事第一: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上,掌握編排優先次序,訂立時間表的方法,並學會說「不」的藝術。

4. 雙贏思維:為自己爭取的同時,也會顧慮別人的需要,在自我與他人兩者之間 尋求最佳的平衡,當遇上利益衝突時,經常思考尋求第三種可能性。

5. 知己知彼:自信地提出個人意見的同時,也仔細聆聽別人的需要,願意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。

6. 統合綜效:尊重別人的長處,並努力向他人學習,明白團隊合作可以創造出比任何個人努力更好的結果。

7. 不斷更新:藉著正確的飲食、運動以及睡眠來照顧自己身體;花時間與家人、 朋友相處。除了在學校,也會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,在不同的地方學習,並且會花工夫尋找有意義的方式來幫助他人。

建立習慣的過程

有了長遠的藍圖,爸媽便可以按著孩子的年齡和發展,逐年為孩子修訂建立良好習慣的目標。

1. 學齡前:能知道良好生活習慣的內容,如零食不可吃太多,又或睡前要刷牙等,同時透過讓孩子承受不良習慣所引致的不良後果,幫助孩子願意接受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訓練。

2. 一至二年級:明白規律作息對身心健康的影響,能反思自己生活作息的優缺點,期許自己不斷進步,能妥善安排生活作息並持之以恆。

3. 三至四年級:這時期的孩子能夠明白內在良心的意義,爸媽可以要求孩子檢討自己的生活習慣與言行,並改正不良生活習慣和言行。

4. 五至六年級:孩子明白自律行為對自我成就的助益,爸媽可以向孩子提出三思而後行的要求,讓孩子為自己的言行負責,不再為自己的過錯找藉口或怪罪他人。

5. 中學階段:若爸媽自小已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習慣,孩子到了中學時期,應該具備相應的執行力去落實自己的計劃,這時爸媽的角色便轉變為孩子的生命顧問,在他們遇上疑惑掙扎時,為他們分析問題和提供見解,輔導他們如何在兩難之間作抉擇。

習慣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孩子也需要機會去反覆練習,如果打從一年級開始,孩子連執拾書包、檢查家課冊、日常溫習等,都由爸媽代勞的話,孩子不會在升讀了四年級的那一天,突然懂得自己執拾書包,檢查家課冊,和完全掌握溫書的方法的。

你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嗎?何不趁著農曆新年才剛剛開始,跟孩子一起定下今年的目標,讓這個蛇年成為孩子成長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!